外国的月亮比较圆。葡萄酒作为舶来品,似乎天然上就有一层神秘外衣,一直与优雅、精致、品味、甚至昂贵联系在一起。
常有人问我,觉得搞葡萄酒的人都很高端啊。或者说,葡萄酒那么贵,喝不起啊。或者调侃我,你真小资呀!
给朋友推荐一款百十元性价比很高的酒,也会被质疑,这真的是进口的吗?
实际上呢,葡萄酒也分三六九等,动辄上万,甚至几十万的,适合细细品鉴和收藏的, 自然是有。
然而大部分还是普通的佐餐酒,在法国,随便几欧元就可以买到一瓶不错的葡萄酒佐餐,就和你吃烤串配啤酒是一样的。
就好像,有人收藏上百万、千万的名贵珠宝,但普通人结婚要买个普通的钻石戒指都还是买得起的。
进口葡萄酒贵吗?
为什么在大部分人眼里,葡萄酒就变得不一样了。一是文化差异,二是信息差。
先说文化差异。人喝酒讲究豪饮,喝得越痛快,越热情,而西方人讲究品,仔细体会身体各感能器官的直接感受。在品的过程中才会慢下来,慢下来才会感觉东西珍贵。而一系列复杂的品酒标准,更是愈发衬托出葡萄酒的高贵。
再说信息差。前几年葡萄酒在国内有一个快速成长期,市场一度非常繁荣,但作为舶来品,大部分消费者的了解程度和鉴别能力有限,于是葡萄酒暴利在一些酒商那里出现,以次充好,漫天要价。在国人心中打造“葡萄酒就是贵”的固有形象。